目錄
確保我們在vue中實現頁面跳轉到我們所想的頁面
可以看到當我們點擊不同的組件的時候我們實現了路由的功能:在vue中實現頁面的跳轉
注意看,當我點擊的時候上面地址欄中加載了不同的網頁。下面我們來學習下路由的寫法
路由書寫寫法:
在index.js中的router對象中書寫
-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
mode: 'history',//默認是hash模式
-
})
hash模式:
history模式:
兩種模式的區別:
起步 | Vue RouterVue Router3官網介紹: 起步 | Vue Router
- 下載與導入vue-router
- 導入組件
- 創建routes路由規則(路徑和頁面一一對應)
- 創建路由對象
- 把路由對象掛載到App.vue
- 在頁面寫路由導航router-link (生成a標簽)
- 在頁面寫路由出口router-view (生成占位盒子,用于顯示頁面內容)
下面開始我們相關文件的創建
1.創建我們的腳手架(此時沒有選擇Router):
2.準備我們的App.vue文件:
-
<template>
-
<div>
-
<!-- 頂部導航欄 -->
-
<div class="footer_wrap">
-
<a href="#/find">發現音樂</a>
-
<a href="#/my">我的音樂</a>
-
<a href="#/friend">朋友</a>
-
</div>
-
<!-- 下面內容 -->
-
<div class="top"></div>
-
</div>
-
</template>
-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methods: {}
-
}
-
</script>
-
-
<style scoped>
-
body,
-
html {
-
margin: 0;
-
padding: 0;
-
}
-
.footer_wrap {
-
position: fixed;
-
left: 0;
-
top: 0;
-
display: flex;
-
width: 100%;
-
text-align: center;
-
background-color: #333;
-
color: #ccc;
-
}
-
.footer_wrap a,
-
span {
-
cursor: pointer;
-
flex: 1;
-
text-decoration: none;
-
padding: 20px 0;
-
line-height: 20px;
-
background-color: #333;
-
color: #ccc;
-
border: 1px solid black;
-
}
-
.footer_wrap a:hover,
-
span:hover {
-
background-color: #555;
-
}
-
-
.top {
-
padding-top: 62px;
-
}
-
-
.footer_wrap .router-link-active {
-
background-color: #000;
-
}
-
</style>
3.在src下面新建views文件夾并創建我們需要的.vue文件
3.1 find.vue
-
<template>
-
<div>
-
<div class="nav_main">
-
<router-link to="/Ranking">排行</router-link>
-
<router-link to="/Recommend">推薦</router-link>
-
<router-link to="/SongList">歌單</router-link>
-
</div>
-
-
<div style="1px solid red;">
-
<router-view></router-view>
-
</div>
-
</div>
-
</template>
-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name: 'find',
-
}
-
</script>
-
-
<style scoped>
-
.nav_main {
-
background-color: red;
-
color: white;
-
padding: 10px 0;
-
}
-
.nav_main a {
-
text-align: cent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color: white;
-
font-size: 12px;
-
margin: 7px 17px 0;
-
padding: 0px 15px 2px 15px;
-
height: 20px;
-
display: inline-block;
-
line-height: 20px;
-
border-radius: 20px;
-
}
-
.nav_main a:hover {
-
background-color: brown;
-
}
-
.nav_main .router-link-active{
-
background-color: brown;
-
}
-
</style>
3.2 my.vue
-
<template>
-
<div>
-
<img src="../assets/my.png" alt="" width="100%">
-
</div>
-
</template>
-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name: 'my',
-
};
-
</script>
-
-
<style scoped>
-
-
</style>
3.3 friend.vue
-
<template>
-
<div>
-
<ul>
-
<li>這是當前頁面 query 接收到的參數:
-
<span>姓名:{{ $route.query.name }}</span> --
-
<span>年齡:{{$route.query.age}}</span>
-
</li>
-
<li>這是當前頁面 params 接收到的參數:
-
<!-- <span>姓名:{{ $route.params.name }}</span> --
-
<span>年齡:{{ $route.params.age }}</span> -->
-
</li>
-
</ul>
-
</div>
-
</template>
-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name: 'friend',
-
};
-
</script>
-
-
<style scoped>
-
-
</style>
3.4 notfound.vue
-
<template>
-
<div class="box">
-
<h1>這是一個 404 頁面</h1>
-
<img src="../assets/404.png" alt="">
-
</div>
-
</template>
-
-
<script>
-
export default {
-
name: 'notfound',
-
data() {
-
return {
-
-
};
-
},
-
-
};
-
</script>
-
-
<style scoped>
-
.box {
-
display: flex;
-
flex-direction: column;
-
justify-content: center;
-
align-items: center;
-
}
-
</style>
4.準備圖片素材(所有素材可私信博主獲?。?
5.所有準備工作做完現在開始我們的文件配置
1.下載與導入vue-router
npm i vue-router@3.6.5
導入vue-router (在main.js中)
-
//main.js中導入
-
// 0.導入路由
-
import VueRouter from 'vue-router'
-
// 使用vue的插件,都需要調用Vue.use()
-
Vue.use(VueRouter)
2.導入組件
@符號代表 /src 文件夾的絕對路徑,在腳手架中文件比較多的時候,使用這個@符號會更加的方便
在main.js中導入
-
// 導入組件
-
import find from '@/views/find.vue'
-
import friend from '@/views/friend.vue'
-
import my from '@/views/my.vue'
-
import notfound from '@/views/notfound.vue'
3.創建路由規則
路由規則作用: 設置 url 和 組件 對應的規則
在main.js中寫入
-
// 路由規則
-
const routes = [
-
{ path: '/find', component: find },
-
{ path: '/friend', name: 'friend', component: friend },
-
{ path: '/my', component: my },
-
{ path: '/notfound', component: notfound },
-
]
4.創建路由對象
路由對象: 幫你管理這些路由規則
在main.js中寫入
-
// 創建路由對象
-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
routes// (縮寫) 相當于 routes: routes
-
})
5.掛載路由到根組件
掛載到根組件作用:讓你的整個應用都有路由功能
在main.js中寫入
-
// 掛載路由到根組件
-
new Vue({
-
router,
-
render: h => h(App)
-
}).$mount('#app')
6.在頁面寫路由導航router-link
作用與a標簽一樣實現跳轉,好處:當點擊鏈接的時候自帶一個專屬類名
在App.vue中我們將傳統的a標簽進行替換:
替換a標簽原因:便于我們做專屬效果
我們選中點擊的超鏈接做觸發效果:
7在頁面寫路由出口router-view
占位盒子,用于渲染路由匹配到的組件
(<router-view> : 是vue內置的一個組件,會自動替換成路由匹配的組件 )
好了一個最最最基本的路由就被我們制作完成啦!下面我們來看看效果:
上述的操作有些許麻煩,下面我們來使用我們開發中常用的自動配置方法
創建腳手架方式與手動配置類似,唯一不同是此處必須選擇Router
對比手動模式:
此刻:腳手架已經幫我們創建好了Router路由不需要我們下載與導入vue-router了
只需要寫:
- 導入組件
- 配置路由規則
- 路由導航
- 路由出口
并且為了進一步的封裝我們的配置信息,我們的配置代碼將寫在router/index.js下,不再是全部寫在main.js下。
1.導入組件(index.js中)
-
import find from '@/views/find.vue'
-
import friend from '@/views/friend.vue'
-
import my from '@/views/my.vue'
-
import notfound from '@/views/notfound.vue'
2.配置路由規則(index.js中)
-
{ path: '/find', component: find },
-
{ path: '/friend', name: 'friend', component: friend },
-
{ path: '/my', component: my },
-
{ path: '/notfound', component: notfound }
3.路由導航(直接cv我們之前的App.vue文件)
-
<router-link to="/find">發現音樂</router-link>
-
<router-link to="/my">我的音樂</router-link>
-
<router-link to="/friend">朋友</router-link>
4.路由出口(App.vue中)
-
<div class="top">
-
<router-view></router-view>
-
</div>
效果查看:
自動配置省去了一些固定不變的操作,我們不需要寫繁瑣且固定的代碼,只需要寫不同的代碼。且代碼書寫的位置都給我們設置好了,我們直接遵守該規范書寫代碼即可
路由重定向官方文檔:重定向和別名 | Vue Router
重定向應用場景: 頁面輸入根路徑/ , 自動跳轉到首頁
注意點: 重定向只是修改路徑, 還需要單獨去設置路由匹配規則
重定向命令:
-
{
-
path: '/',
-
/*
-
(1)重定向只是修改頁面路徑。 輸入 / 會重定向到 /路徑
-
(2)只有component才會讓vue去尋找路由匹配頁面。所以設置了重定向,還需要單獨設置匹配規則
-
*/
-
redirect: "路徑"
-
},
1. 就拿我們剛才創建的舉例:

實現效果:當我在瀏覽器中打開的時候我沒有輸入任何路徑,vue自動幫我們跳轉到了 my.vue這個頁面組件
2.也可以利用重定向來設置當我們路徑錯誤提示404頁面:
實現效果:當我任意輸入沒有匹配的路徑,自動幫我們跳轉到了notfound.vue這個組件
實現頁面中存在第二級的跳轉
寫法(拿我們上述的案例實操,需要素材可私信博主喔):
①在index.js中引入
-
// 導入二級路由
-
import Ranking from '@/views/second/Ranking.vue'
-
import Recommend from '@/views/second/Recommend.vue'
-
import SongList from '@/views/second/SongList.vue'
②在需要引用的組件中使用:
-
//格式:
-
{
-
path: '路徑', component: 組件名, children: [
-
//此處填寫二級路由的路徑信息
-
]
-
}
-
{
-
path: '/find', component: find, children: [
-
{path:'/',redirect:'/SongList'},
-
{ path: '/Ranking', component: Ranking },
-
{ path: '/Recommend', component: Recommend },
-
{ path: '/SongList', component: SongList }
-
]
-
}
③寫路由導航與出口
查看效果:
可以看到:當我們點擊一級路由之后,我們還可以點擊二級路由到我們的專屬頁面中
有兩種跳轉傳參方式:
- 聲明式導航
- 編程式導航
①query寫法:
在路徑中加參數信息即可
<router-link to="/路徑?參數名=參數值&參數名=參數值</router-link>
接收信息:
在觸發的組件中書寫{{ $route.query.屬性名}}接收
舉個例子:
②params寫法:
在index.jsx文件中寫:參數名。在需要傳遞的路由路徑中寫參數值
接收信息:
在觸發的組件中書寫{{ $route.params.屬性名}}接收
實現效果:
①query寫法:
結構:
-
this.$router.push({
-
path: '/路徑',
-
query: { 屬性名: '屬性值'}
-
})
接收信息:
在觸發的組件中書寫{{ $route.query.屬性名}}接收
舉個例子:
②params寫法
結構:
-
this.$router.push({
-
name: '我們注冊路徑的組件名',//寫path獲取不到值?。?!
-
query: { 屬性名: '屬性值'}
-
})
注意點:寫path獲取不到值,需要用name
接收信息:
在觸發的組件中書寫{{ $route.params.屬性名}}接收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skdbbs.com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元宇宙概念自被提出來之后,就引發了各行各業的關注,不少行業也開始與“元宇宙”應用結合,試圖發掘行業前進的更多可能。那么,當醫療行業和元宇宙碰撞之后,可以產生哪些火花?在醫療元宇宙場景下,又可能出現哪些應用呢?
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中,同理心思維,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著怎樣的應用?關于產品原創和服務設計都有提到“同理心”,今天想來系統地分享一下。它不僅應用在旅行的產品和服務上,還可以應用在每天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偶爾有來咨詢的客戶會詢問:設計需求文檔怎么寫?給我一個模板吧。
加起來,這樣問的客戶也不少,所以藍藍設計錄了一個視頻講解:給設計公司的UI設計需求文檔怎么寫?請看一下這段錄的視頻講解吧!

作者:謝普·海肯(Shep Hyken)
推薦理由:該書以當今客戶服務同質化嚴重、客戶對價格敏感等經濟環境為背景,深度解析為何客戶體驗是企業想脫穎而出的最佳工具。提出7步創造卓越客戶服務體驗的戰略。任何企業都可以運用這些戰略來提高客戶和員工的忠誠度,從而提供超越預期的服務。這樣可以幫助企業塑造優質形象,迅速形成優質口碑;創造獨特競爭優勢,超越簡單價格競爭;提高客戶忠誠,讓客戶購買得更多;讓員工和客戶都引以為傲。

作者:[澳] 羅伯特·杜(Robert·Dew)
推薦理由:本書出發點在于幫助企業如何實施、落地以及長期維持,如何獲取長久的市場競爭優勢,帶領讀者思考何為客戶體驗、客戶體驗為何重要,以及企業六大競爭優勢的基礎上從如何評估你的客戶體驗、如何打造遞增性客戶體驗升級、如何養成或改變你的客戶體驗三大方面進行詳實具體的介紹和分析,結合諸多案例,圍繞客戶體驗痛點解決的成功的和不太成功的案例,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豐富而實用的案例庫、工具包。

作者:李瀟
推薦理由:該書涉及的話題既有屬于基礎的根需求、功能架構、信息架構、交互設計、UI設計,也有更進一步的HC X(知識型UGC和信息型UGC)、HH X(人與人的交互體驗)、HB X(人與品牌的交互體驗),具有追求深度、追求卓越、展望未來、兼顧大小的特色,用戶即人,談用戶體驗,自然離不開對人的關注, 作為人的互聯網從業者,在打造產品時,如何在兼顧商業化的同時,用更溫暖的方式去打動人?用戶利益與企業利益的權衡,是一些產品正在面臨的問題,也是所有產品都難以回避的問題,作者選擇聚焦于“人”,這本書的文字能為身處困境的你帶來有溫度的思考。

作者:[美]肯·布蘭佳(Ken Blanchard)、[美]凱西·卡夫(Kathy Cuff)、[美]維基·哈爾西(Vick Halseyi)
推薦理由:該書作者肯·布蘭佳博士被譽為當今商界洞察力和思想深度的人之一,而他的著作非常貼近商業現實,往往是通過真實的商業故事呈現現實情景,闡述其深邃的商業理念和獨到的管理見解,令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知不覺領悟到其中精髓。此次肯·布蘭佳博士在其新作《極致服務——如何創造不可思議的客戶體驗》中依然采用嫻熟的商業故事敘述手法,讓讀者在故事閱讀中領悟極致服務的理念價值。 極致服務是指要始終如一地提供理想服務留住顧客,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簡單來說,就是企業通過一系列舉措令顧客感覺到備受關注,以此實現極致服務。
SEO,即搜索引擎優化??梢院唵卫斫鉃橥ㄟ^利用搜索引擎的算法規則來提升網站在搜索結果頁面的排名。當你對某一產品產生興趣時,想要進一步去了解時,你一般會這么做?
相信很多人會通過這兩種方式去了解:
而SEO,就是讓用戶在網上搜索相關詞語時,你的網站信息能夠出現在搜索結果頁面的前面,從而更容易的先被用戶看到。
如何利用SEO技術做到零預算讓網站的精準流量成倍增長?如何使用SEO技巧為其他媒體平臺(如公眾號、知乎等)有效引流?
(1)找對正確的關鍵詞
A、與公司的業務相關
分析所在行業實際情況,通過公司的相關領導、市場部、銷售部了解公司具體業務。根據公司的業務范圍,目標用戶分布情況、行業、產品專用詞匯,以及公司對客戶的了解,來選擇關鍵詞。
B、符合用戶的真實搜索情況
這些詞的詞性不同,同樣也代表著搜索用戶的意向程度不同。一方面可以通過百度指數等數據,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用戶調研,了解用戶搜索喜好。
C、能夠競爭得過同行網站
通過競爭對手網站選擇的關鍵詞及實力,百度指數的高低,以及同行業關鍵詞競爭度,來了解這個關鍵詞優化的難易度。根據自己的資源和能力選擇對應的關鍵詞,才有可能獲得良好的排名。
例如,“鋼琴”,“鋼琴培訓”,“深圳鋼琴培訓”,“深圳鋼琴初學者培訓機構”,不同的詞搜索量不同,競爭程度及優化難度也不同。
選擇與公司的業務相關,符合用戶的真實搜索情況,具備一定的搜索量,并且結合自己的資源和能力能夠競爭得過同行網站,這樣的詞才是能給你網站帶來精準有效流量的詞,而不是靠自己的主觀臆斷。
來源:小馬宋
從SEO的角度來講,關鍵詞可以分為核心關鍵詞(品牌詞,產品詞)和長尾關鍵詞(其他的詞、長詞及由關鍵詞組合成的詞)。核心關鍵詞通常布局網站主頁,是主要的優化詞。而長尾詞因為競爭小,搜索量小,但更加精準,同樣是SEO必須重視和研究的。
(2)網站引流主要有兩種方式
A、通過提升網站關鍵詞排名來獲取流量
SEO流量=站點的展現量x頁面的點擊率
雖然一般網站選擇的核心關鍵詞的搜索量會比較大,但因為競爭的關系,一個網站所能優化上去的核心關鍵詞的數量是很有限的,其排名能夠占據的首頁位置數量也有限,所以除了依靠網站核心關鍵詞的排名來獲取流量,我們還應該利用大量長尾詞的排名來收割流量。某些長尾關鍵詞優勢發揮的效果更佳明顯。
例如,一個搜索“籃球鞋”和一個搜索“耐克2018年新款男士籃球鞋”的人,誰的了解和購買意向會更加強烈?
通過對網站專題頁或內容頁保持持續定期的優質內容建設,做好標題關鍵詞及文章內容關鍵詞的布局(四處一詞),注重網站的內外鏈優化,注重權重的傳遞,讓盡可能多的長尾詞獲得良好的排名,從而得到更多的展現和點擊機會。
做SEO不能單純的只為做排名而做排名。
傳統的SEO往往只是利用搜索引擎算法規則來堆砌排名影響因素,唯一的目的就是把排名做上去就行,往往忽略了網站及內容運營的重要性。
在越來越重視用戶體驗的時代下,SEO同樣要重視分析用戶的搜索需求,了解用戶搜索這個關鍵詞時是希望得到什么,根據不同的關鍵詞來制作不同的優質的著陸頁內容,不然即使把排名做上去了,用戶點擊后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頁面內容也不能馬上吸引到他,隨即關掉了,又有什么意義。
優質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的關注和興趣,好的內容設計是可以直接達到特定的轉化效果的。
所以,通過良好的核心關鍵詞和大量的長尾關鍵詞排名,在搜索結果頁面占據更多的流量入口,來為網站獲取到大量的瀏覽用戶。
B、通過網站外部來獲取流量
許多人會在知乎里面回答問題,而在個人簽名和答案里面通常會提及自己的公眾號,或者品牌、產品名字等。還有就是在答案中放置相關內容或者其他推薦內容的鏈接,如果這個鏈接同樣是鏈到知乎內的,這種鏈接我們稱為內鏈,而如果是鏈接到知乎外的,例如自己的網站,微信文章,這種鏈接我們稱為外鏈。而這就是我們利用SEO外鏈技巧來為網站或其他媒體平臺最精準有效的引流方式之一。
巧用賬號名稱及簽名
巧用錨文本外鏈做誘餌
你可以用帶有關鍵詞,或者與你網站內容相關的標題,尋找與你行業相關或符合目標用戶群體特性的網站平臺上,通過放置錨文本外鏈的方式來為自己的網站或平臺帶來流量。當然也要注意遵守每個平臺的規則,當有些平臺不給放置鏈接時,則用植入某些關鍵詞或軟文方式來引流。
另外,通過第三方平臺,例如自媒體,論壇,門戶,百度產品類,新聞源等等,有意識的選擇帶有特定的關鍵詞或長尾關鍵詞文章標題進行優質文章的編寫和發布,一來是借助這些平臺本身的流量,二來是這些內容很可能同樣被搜索引擎收錄并獲得好的排名;而針對今日頭條,大魚號,企鵝號等采用算法分發機制,針對不同人群,千人千面推薦不同內容的平臺,我們則要注重平臺規則及用戶的喜好來設置好標題風格及內容,從而獲得更多的曝光率。
就這樣,通過盡可能多的第三方平臺,利用大量關鍵詞、長尾詞及內容形成矩陣化布局。經過長時間積累,甚至可以達到全網覆蓋的效果。從而搶占更多的排名和曝光,為網站帶來大量源源不斷精準流量。
例如我們當時因為同行業并不注重互聯網宣傳,關鍵詞競爭力度小,無疑給我們很好的機會,最終當用戶搜索行業內的某些相關行業關鍵詞時,我們的產品信息占到了60%以上,為網站的自然流量帶來數十倍的增長。
當網站開始有了固定的流量后,更深入的就是分析網站流量來源及用戶的瀏覽行為路徑,停留時間,轉化等,來調整網站的內容規劃以及進行不同渠道的篩選。
講完網站引流的免費方法,現在我們接下來講另一種付費的。
魏澤西事件發生后,雖然對競價行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通過對身邊很多朋友,同事以及咨詢過來的用戶的了解,其實大部分人依舊不懂的區分競價和自然排名,而在非醫療類的行業,對于真正有需求的人來說,并不會在意這些,能找到需要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SEM廣告與自然排名的區分
相對于SEO,SEM在創意展現和頁面內容創作上更加的自由,其排名與關鍵詞設置及出價等有關,不受搜索引擎規則影響。
競價投放除了推廣技巧,同樣考究對自身產品與競品的了解,及對目標受眾群體心理的把握,從關鍵詞的挖掘,競價賬戶的搭建,再到關鍵詞出價策略,地域、時段的投放,創意文案的編寫,營銷著陸頁的設計引導,以及客服/銷售的溝通等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整個過程從展現,點擊,訪問,咨詢,訂單(有些行業訪問后直接就到注冊或下單)等各個環節轉化呈漏斗形態。
來源:百度
在講SEO時,我們提到用戶會多次搜索不同的關鍵詞來了解我們,這些詞的詞性不同,也代表著搜索用戶的購買意向程度不同。而由于信息的多樣性,大部分用戶在了解信息時往往會進行多次搜索了解對比后,才會產生購買或進一步行為。
簡單來說,用戶在搜索階段的轉化行為就是一個需求過度的階段。
從知曉-熟悉-考慮-購買的過程
這對于SEM來說,如何把握好用戶在每個環節的心態,要更為注重。因為涉及到廣告費用的快速消耗,SEM要更加注重最終的轉化效果,如何獲取更多的精準流量,減少用戶在每個環節的流失率,提高每個環節的轉化率,最終獲得有效用戶促成訂單,是降低CAC(獲客成本),提高ROI(投產比)的重要手段。
推廣轉化漏斗及各環節影響轉化的因素
(1)賬戶優化要開源節流
SEM廣告展現的范圍和精準程度離不開關鍵詞的選擇和出價。從漏斗的思維上看,賬戶的優化要把握好四個字:開源節流,開源就是打開流量,節流就是阻止無效流量。提高預算,擴寬匹配模式,降低關鍵詞出價等都是開源的辦法,而縮窄匹配模式,做好否詞等則是節流的辦法。
在關鍵詞的選擇上,一方面我們要最大化的圈定潛在客戶群體,另一方面則要精準鎖定目標客戶群體。
(2)精細化的賬戶搭建
我比較推崇對整個賬戶做精細化管理,在最初搭建賬戶時,就對賬戶結構做細致的分類,例如將同一個維度的關鍵詞進行長尾和核心劃分,便于高效管理。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受眾心態層次,消費能力等進行關鍵詞的劃分,以目標受眾群體的特征來參照。
來源:網絡
(3)針對不同的關鍵詞編寫不同的創意
不同的關鍵詞代表了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針對不同的關鍵詞及受眾人群有針對性的編寫不同的創意,多采用短句的形式,突出產品特點及目標受眾的吸引點,同時注重關鍵詞的飄紅。從而獲得更多目標用戶的興趣和點擊。
例如奶茶加盟,有資本有投資經驗的用戶更注重的是投資回報率,創意中可以突出“年收入XX萬”;而有些資金少,無經驗的用戶可能更關注的是如何用最少成本開店運營,這時創意里可以突出“0加盟費,0押金,全程培訓指導”等。
(4)針對不同的創意設計不同的著陸頁
可以把關鍵詞及對應的創意做一個歸類,針對不同的人群,及創意內容,來設計不同的著陸頁內容。
著陸頁是最直接涉及到是否能直接達到銷售或轉化的目的,所以著陸頁的設計是整個推廣環節中最為重要的轉化環節之一。
做訪談,做調研。制作著陸頁之前,一定要真正做到了解行業特點,站在用戶的角度上去了解用戶需求,挖掘用戶真正的痛點,找到用戶的不滿,為用戶消除不滿,告訴他怎么解決,這樣可以解決。即站在用戶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去幫他解決問題,幫他找出說服他自己的理由。(想起曾跟在商超大姐大媽身后學習了近一個月的售貨技巧,產品思維和用戶思維成交率差別真的很大)
例如:
針對品牌詞,我們用的是品牌實力+產品特色+產品價值+用戶信任感+咨詢優惠的內容來設計著陸頁內容;而針對產品詞,我們用的是品牌實力+用戶痛點+解決方案+產品對比+用戶信任感+咨詢優惠的內容來設計著陸頁內容。
由此來提高頁面的咨詢(下單/注冊)轉化效果,也可通過A/B測試進行對比,逐漸調整頁面,提高咨詢(下單/注冊)量。
同時做好賬戶數據積累,數據對比觀察,分析數據之間的差別化,及時發現問題來源,根據數據信息來決定整個賬戶的優化方向。
運用這些方法調整,我們在預算不變的情況下,咨詢量提升了2倍以上。
通過常用的渠道鋪設,占據流量入口;而通過品牌傳播,占據用戶認知。公眾號則是我們傳播品牌,進行目標用戶積累,培養和轉化的其中一個重要方式。
我們所在的是一個非常細分的ToB垂直行業,屬于某個行業專用的管理類系統,具體是哪個的不說了。我們在全國的潛在目標用戶,即有購買決策權的用戶人數在2~3萬左右,而屬于該同行業的人群大約在7~8萬左右。用戶年齡在35~55歲之間。而產品具有高價,復購率低,項目實施周期長等特點……
To C和To B 用戶的本質區別
2016年初的時候我們公司開始做微信公眾號。當時小編負責運營公眾號內容,后來我幫忙建立社群,做會議直播,創建微課堂邀請行業的大伽來線上講課等等。再后來當競價賬戶穩定了之后招了新的SEMer來負責,我開始專注研究起公眾號的運營策劃。通過學習其他行業公眾號做粉絲裂變,做用戶活動等,3個多月的時間,公眾號粉絲人數翻了1倍,頭條平均閱讀量提高了3倍以上,通過公眾號來的月有效咨詢數量提高了數十倍。并在8千多粉絲時做出行業內第一篇閱讀量10萬+的文章。
從我們公眾號上轉化成我們的產品咨詢用戶的很少是靠我們的營銷活動,絕大部分都是用戶的主動咨詢。
目前我們還僅僅是靠粉絲的拉新和促活,在幾乎不主動營銷的情況下,只是提供一個了解和咨詢產品的誘導入口,自然就做到的粉絲轉化。(其實我們并不提供軟件試用,也沒有任何優惠活動)
公眾號菜單入口
而這些信息通過我們銷售打電話聯系后,確認有明確了解意向并進入下一步溝通的占到70%左右。而這些篩選后的信息我們才稱為是有效咨詢(信息)。
相對于微信剛出現的前幾年,現在微信所起到的效果確實并不如從前,一是隨著公眾號的數量越來越多,內容上人們的可選擇性太多了;二是各種平臺,例如直播,頭條等的出現,也在不斷瓜分著人們的碎片化時間。但不管變的是新的內容承載形式,還是新的內容展現形式,內容價值本身的重要性卻是一直是不變的。
如何利用公眾號提供與眾不同的內容,對用戶真正有價值和被認可的東西,未來將會變得越來重要。相對于在內容越來越多和競爭越來越大的大眾領域,垂直細分行業內容的稀缺性和專業性,則要更具有優勢。
從一開始我們所有的工作都堅持圍繞精準粉絲來做,為了擴大品牌影響力,我們也僅是把目標放大到該行業里的人群里。因為行業特性的關系,我們很清楚非精準粉絲對我們的實際工作并不會有任何的幫助,而精準粉絲才是我們最終能夠轉化并獲得收入的真正用戶。
(1)以用戶為中心,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東西
如何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東西?用戶需要什么?所有的推廣運營工作之前都需要先對你的用戶做一個清晰的畫像,從職業,年齡,城市,家庭,收入,興趣,標簽等等維度去分析用戶的特征,真正去了解你的用戶,知道他們想要什么,對什么感興趣。
最開始時,我們自己準備了一張清單,列舉了一些用戶可能會關注的內容,以及微信的使用行為習慣等,并讓市場部提供給我們一張已經購買過我們產品的用戶名單,然后一個個打電話過去詢問。通過這種方式來決定每天公眾號要提供的內容類型,以及推送頻率和時間。當時最尷尬的是遇到不少上了年紀的用戶微信使用頻率低,甚至不會基礎的微信操作,也是靠很長的時間才把一部分用戶習慣培養起來,這也是我們文章閱讀率偏低于其他行業的原因。后面則通過社群及公眾號后臺的數據來判斷用戶的喜好,由此來測試和調整內容。
通過為粉絲用戶提供行業內的政策資訊,知識干貨,微課堂,學術會議直播,社群運營等不同形式的內容來留住用戶和促活;通過后臺文章的閱讀量、轉發分享量、點贊數等數據分析,判斷文章價值和用戶喜好,來篩選調整內容類型,通過提高內容轉發分享來拉新。
另一方面,經過幾種不同方式的測試,目前對于我們用戶群體來說拉新最好的效果還是資料干貨分享裂變。微課堂最近也開始嘗試做裂變的分享,以前用的是填報名表收集用戶信息。
也嘗試過收費,但效果一般,我們一般都是以免費為主,因為我們也并不靠這個牟利,目的還是在于品牌的傳播。但從最近一次課程裂變的效果來看同樣并不如意,一方面是新增用戶的抵觸心理,也可能和用戶特性(身份地位,崗位競爭壓力低,學習動力不足)以及課程內容(只作為增長管理知識補充了解,而不是專業技能培訓)有關系,導致裂變比率偏低。
所以我們也打算嘗試改變方式,一方面可以讓新增用戶先聽課,取得他們的信任感和對課程的認可,后面再采取裂變的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先關注公眾號后進群,轉發分享的人可以參與抽獎,通過這種方式來的吸引更多的人主動來轉發裂變。在促活的前提下再考慮拉新和轉化問題。
接下來也打算把一部分目標放在行業內即將及剛晉升管理層的用戶身上,他們相對于老一任更為年輕,對新鮮事物的熟悉和接受程度更高,也對學習有較高的興趣。
(2)幫助用戶,你得到的會是用戶的友誼和信任
……
后臺文章數據
最初是受了某些垂直類公眾號的啟發,做的一次嘗試,利用粉絲群體的特性,找到粉絲與群體大眾的一個連接點,一開始也沒想到真的就10萬+了,確實也有些運氣的存在。
我們當時利用的是行業的一個政策熱點,其實我們在這之前的上一周也發布過一篇同樣的政策資訊,但當時閱讀量只有1千左右,而兩篇文章的不同在于,第一篇完全是針對業內的政策資訊,而第二篇我們則把這個政策對民生的影響,以及網上對這一政策的反應被贊同較多的且有爭議性的觀點整理了出來,而通過我們的粉絲群體,無疑是在該領域比較有權威,以及比較接近事實真相的人轉發擴散出去,就這樣火來起來。
之所以能夠突破目標群體總數的限制,除了內容本身具有傳播性(價值或情感驅動),最主要還是粉絲群體里kol屬性的發揮了作用。
例如某個針對醫生的平臺發布了一條疾病預防或健康保養信息,一開始可能只是會在醫生的小圈子里擴散而已,而你發的信息首先引起醫生們的贊同和重視,具有他們愿意去主動傳播的價值或動力。醫生在各自的圈子里的健康領域都有一定的影響力,通過一個醫生的轉發出去效果是有限的,但如果你平臺的粉絲都是醫生,當有100個,1000甚至更多的醫生都在對外轉發時,普通群眾無疑會更相信由醫生發出來的信息,再次轉發相互告知,這樣造成傳播的量級就更加龐大了。
就像現在很多品牌做活動時都會去找符合自己目標群體的KOL合作一樣,想想如果你的公眾號粉絲其實天生就具備某些KOL屬性呢?
這樣會不會帶來粉絲不精準?
總閱讀量20萬+的文章給我們帶來了近2000的粉絲增長,從我們公眾號后臺的前后半個月數據來看,20萬+前后幾天取關人數只在100人左右,一個月內取關的人數和以前基本持平,并沒有異常波動,而粉絲增長之后的文章閱讀量都在明顯增長。這可能也與我們文章頭部和底部引導關注公眾號時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有關。
10w+前后取關數據
比較可惜的是,因為行業和產品,以及目標群體特性的原因,很多新的媒體平臺的玩法都不適合我們,例如我們的用戶很少有上微博的;投放神馬幾乎沒有流量;通過今日頭條投放得到的用戶信息相比其他渠道信息質量太差,CAC太高等等。
不過,接下來還會繼續研究嘗試其他的渠道以及不同的運營方法。一方面是為了開拓渠道尋找業績突破點,另一方面任何一個特定的方法和特定的渠道內能獲取的總流量是有限的,隨著時間的增長效果也會越來越差,成本越來越高。
好了,這次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希望以后有更多機會能夠再次和大家一起學習交流。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加ben_lanlan,報下信息,藍小助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作者:彥心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skdbbs.com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UI設計公司、界面設計公司、UI設計服務公司、數據可視化設計公司、UI交互設計公司、高端網站設計公司、UI咨詢、用戶體驗公司、軟件界面設計公司
向世界知名的設計師致敬系列之一: 雷蒙德·羅維,約恩·伍重,菲利普·斯達克,榮久庵憲司,亞歷克斯, 亞歷克斯·塞繆爾森
不得不說,此次 Win11 的發布還真是戳中了很多人關注點,雖然一直被吐槽果里果氣的,可…… 大家似乎都挺受用。其實此次 Win11 升級,除了統一外觀 UI 外,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提高平板用戶的操作體驗。眾所周知,微軟一直都是生產力的代言人,而蘋果則是人性化交互的倡導者,那么此次 Win11 提升了交互界面,它和蘋果的巔峰對決,又將鹿死誰手呢!
1。 更不容易誤點的“任務欄”
任務欄此次被吐槽得不輕,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它更改了很多人們之前習慣的操作邏輯。不過很多人并未發現,當我們將鍵盤與平板電腦分離時,任務欄上的圖標也會自動擴大一丟丟。正是這一丟丟的距離,讓點按時更不容易誤觸了。
不過相比蘋果的 Dock 欄,Win11 的任務欄還是顯得小了一些,特別是沒法修改大小這個“Bug”,著實讓人難受。好在,這只是個對比,如果你一直都是微軟的 Fans,慢慢也就適應了。
2。 操作中心
操作中心的改進同樣明顯,不得不說 Win11 這一次的確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體驗。和之前的 Win10 通知中心相比,新操作中心不光結構緊湊,運行邏輯也要明顯強于老版。特別是新增加的開關按鈕,更加適合觸控。
不過與蘋果的控制中心相比,Win11 的操作中心能夠控制的功能并不多,可新增選項也僅限于之前 Win10 的那幾個(甚至還少了個截圖)。相比之下,蘋果的邏輯更像是通常的手機系統,除了各種控制功能外,你還能根據喜好調出計時器、備忘錄、秒表、掃碼、手電筒等,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方便的。
3。 夜間模式
微軟的夜間模式一直都是老大難問題,即便到了 Win11,這種情況也沒有好哪兒去!Win11 的夜間模式依舊采用了之前設計,雖然換裝了新版資源管理器和新版操作中心,可效果…… 依舊難以直視。而且微軟還面臨著一個比蘋果更大的阻礙。前者開發環境開放,海量的存量應用難以更新,明顯限制住了夜間模式推行。而后者則被一直限定在蘋果的開發框架內,無論外觀還是夜間效果,都要比微軟更統一。
此外,蘋果還在傳統夜間模式基礎上,開發出了定時換壁紙和定時切換夜間模式等小功能。這些變化雖然都不足掛齒,可的確能有效提升操作體驗。
4。 觸屏手勢
Win 11 在觸屏手勢上增加了很多,比如三指下滑顯示桌面、三指上滑多任務管理、三指左右滑動切換軟件、四指左右滑動切換桌面等。特別是在新動畫的加持下,整體效果要強于 Win10。
不過和深耕觸屏多年的蘋果相比,Win11 的手勢還是顯得贏弱了些。除了手勢數量更加豐富外(比如一個動作可以有多組手勢),iPad 還將很多系統功能也融入到日常的手勢操作里。比如桌面下滑打開快速搜索欄、頂部下滑調出通知中心、三指捏合/松開完成復制粘貼等,幾乎覆蓋到了日常使用的各個方面。當然這也和兩家的發展方向有關,一個更注重于生產力體驗(都生產力了當然沒必要玩手勢了),一個更注重于用戶操作邏輯。從這一點上說,Win11 在觸屏方面的改進仍然任重而道遠。
5。 動畫效果
作為系統 UI 的重要組成部分,動畫對于現代操作系統來說,已經不單單是好不好看,或者卡不卡頓的問題了。舉個最簡單例子,同樣是滑動多任務窗口,iPad 的動畫效果就要明顯流暢和跟手,這其中一個奧秘,就是屏幕刷新率和動畫慣性在作怪。不過給人的最直觀感受,就是蘋果系統更流暢,而 Windows 太生硬。
6。 窗口布局
Win11 在原有 4 分屏基礎上,增加了隨屏幕尺寸自動調整的新分屏方案。在我們之前的測試中,發現在一些超寬屏幕顯示器上,Win11 可以自動激活“左/中/右”、“左輔/中主/右輔”兩組全新分屏布局。同時此次新增加在最大化按鈕上的布局控件,也明顯是為觸屏用戶準備的,除了更加直觀外,使用起來也會更便捷。
相比之下,iPad 的分屏邏輯就要明顯落后于 Win11。先不說沿用多年的雙分屏策略,基本就是 Win8 時代玩剩下的。即使是目前最新的 M1 芯片,也最多支持三分屏。當然像 Windows 那樣的窗口布局也是可以了,只是…… 需要你自己慢慢去挪。
7。 App 使用
自打 Win8 正式轉向平板模式后,微軟已經歷經了 N 次應用迭代,之前也出現過 Metro、UWP 等不同版本的新應用形式。然鵝…… 最終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應用商店不死不活,開發商依舊青睞于為傳統應用添磚加瓦。實話說,這的確是微軟的一個尷尬,因為傳統軟件中能夠適配觸屏的數量極少,而且與 Win11 的 UI 也不是很搭。這也就意味著微軟首先要面對的,其實就是自己陣營里的那部分人。
反觀蘋果,封閉的生態鏈體系保證了自家應用,無論在風格還是操作邏輯上都極為統一。即便是個別應用由于歷史原因沒有得到適配,也可以強制拉伸至全屏使用。當然這里還有蘋果完善的生態鏈保障,一款應用從 iPad 到 macOS,并不會有明顯的外觀差異。
當然還有一點也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微軟此次在發布會上宣稱的兼容 Android 應用一事。雖然不能解決數據同步與多端共享問題,但卻相當于短時間內上架了海量的可支持觸屏的應用。當然這項功能目前也僅限于發布會視頻,由于預覽版尚未開放此功能,實際體驗未知。但對于 Win11 來說,這仍然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
8。 手寫筆
微軟對于手寫筆的定位,僅僅是簡單的標注與繪圖。一個最明顯例子,就是 Apple Pencil 可以直接將書寫轉為文字。相對而言,微軟認為搞定生產力的家伙還得靠鍵鼠,至于手寫筆么,日常玩玩就可以了,不必太認真。
9。 多屏幕管理
Win11 對于多屏幕管理進步明顯,一個最顯著變化,就是當我們將外接顯示器移除后,Win11 不會自動回收這些窗口。甚至當顯示器重連后,窗口還會自動恢復到以前的位置。這樣的表現相信大家也能想到有什么用了,沒錯!做演示簡直爽呆了。
10。 小組件
Win11 的小組件擺明了就是為了踢蘋果場子,此次更新的小組件,無論從外觀還是功能使用上,都和蘋果極為相似。即便是第一個測試版,也安排上了天氣、待辦、日程這些與生產力有關系的模塊。同時信息流的加入,也可看作是小部件的一大看點。除了支持點贊互動以外,用戶感興趣的內容還可以收藏起來稍后待看。
不過目前 Win11 的小組件使用的是云端數據,并沒有和本地 App 打通。比方說你在本地日歷建立好的日程,在小組件中是看不到的。這樣的邏輯與 iPad 完全不同,因為在蘋果中,小部件其實就是 App 的代言人,如果本尊沒有了,小部件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寫在最后
總體來說,Win11 此次在觸屏方面的改進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它沒有一味地順從蘋果的思路,依舊保持了熟悉的 Windows 味道,必須給個大大的贊。未來的世界一定是生態鏈的競爭,這一點上蘋果做到了,那么微軟呢?拭目以待吧。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ben_lanlan,報下信息,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www.skdbbs.com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
文章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微軟發布了一篇博客,向用戶講述了他們 Windows 11 中的設計改進,微軟稱其為“洞察用戶需求和體驗,為十億人創造”的下一代設計。
微軟指出,Windows 11 的設計關注的是人,電腦如何賦予用戶做他們想做事情的能力,以及用戶喜歡什么。
這包括 85 個以上的研究項目和數以萬計的測試機制,微軟因此與 Windows 資深粉絲以及對 Windows 有所期望的新用戶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這一改變是可以讓用戶的生活真正變得更美好。
微軟指出,Windows 11 軟化了此前生硬的 Windows UI(或指圓角 UI 設計?),進一步增加了情感之間的聯系。
IT之家了解到,Win11 全新的開始菜單現在被放到了底部中間的位置,更簡潔,用戶使用的程序和需要的文件也會被優先排到前部,進一步適配了各種尺寸屏幕的體驗。
此外,Windows 11 還包括了一些非常別致的設計,例如包括強調中心設計的桌面壁紙。
微軟表示,windowing and snapping 功能已經有了改頭換面的設計。所以當你休息片刻或者暫時去查看新聞時(新的小部件旨在尊重工作流程),系統可以記住你的喜好并保持空間設計。
微軟還為 Windows 11 更新了一種新的設計語言,使 Windows 在使用體驗上比以之前更加連貫。
新的用戶界面也更加柔和、更加友好,微軟為 Win11 帶來了圓角設計和暖色主題,旨在構建一種更人性化和平易近人的語言,而不會影響到用戶的工作。
微軟表示,他們希望 Windows 11 不僅僅是一個操作系統,而是編織用戶生活的一塊錦緞,讓你更接近你所熱愛的一切和生活,幫助你更好地工作和與其他人聯系。
從我們記事起,Windows 就一直伴隨著我們許多人。它擁有 35 年的豐富歷史,充滿了新體驗,向我們展示了計算如何豐富我們的生活:在 Microsoft Word 中撰寫您的第一篇文章,在 Microsoft Paint 中繪制您的第一幅數字藝術作品,或者編寫您的第一行代碼.
設計下一代 Windows 需要了解過去,但更重要的是對當前和新興人類需求的深刻理解 —— 以及對技術如何支持這些需求的理解。當我們開始 Windows 11 的設計之旅時,我們研究了世界在過去 18 個月中是如何變化的,包括大流行暴露未滿足的需求和加速新行為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們與人們談論了他們的夢想和抱負,這樣我們就可以了解是什么推動了他們,以及他們需要從他們的技術中獲得什么才能實現他們的目標。Windows 11 的設計完全專注于人、計算如何賦予他們權力以及他們喜歡什么。
創造大量的愛需要與人建立大量的聯系,我們喜歡這一點,因為以人為本是我們設計理念的核心。在 85 多項研究和數以萬計的測試輪次中,我們與每個人都進行了交談,從喜歡我們產品熟悉方面的長期粉絲到希望 Windows 更容易、更平易近人的新客戶。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隨時查看我們關于我們的設計、研究過程和理念的視頻!
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最以人為本的版本之一,指導性設計原則基于研究期間出現的一個關鍵主題:讓我們的生活真正變得更美好的平靜技術。當今世界非常需要冷靜,而這往往取決于我們是否有掌控感、輕松自在和信任感的能力。Windows 11 通過熟悉的基礎體驗促進了這一點,軟化了以前令人生畏的 UI,并增加了情感聯系。讓您更接近您最愛的體驗:家人、朋友、激情、娛樂和創作。Windows 11 是一切都匯集在一起的地方,對此的需求從未如此強烈。
與所有事情一樣,大流行影響了 Windows 11。雖然移動技術的興起使 PC 遠離了聚光燈,但去年使它重新回到了舞臺的中心。在個人與專業混合的新虛擬范式中,PC 的強大功能和靈活性使我們能夠在家中的各個角落工作。它一直是工作、家庭和學校值得信賴的工具和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靜靜地等待我們的輝煌時刻。
過去的一年向我們展示了人類可以有多聰明。在喧囂和動蕩中,我們看到人們實時學習如何在混合環境中工作,幫助孩子們學習,并找到新的聯系和玩耍方式。當我們與它們一起迭代 Windows 11 的設計時,我們努力創造一種深受喜愛的體驗,讓我們可以輕松地專注于對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事情。
以你為中心
Microsoft Windows 設計團隊受到創造性實用主義的推動。為超過 10 億人設計需要同理心。它依賴于內化人類需求來構建包容所有人的解決方案,同時仍然提供個人風格。隨著 Windows 進入下一個時代,其演變的故事通過以人為本的產品設計和對構建最具包容性和個性化操作系統的堅定承諾再次講述。
考慮開始菜單:Windows 體驗的基石移到了核心位置。在聽取人們表示在使用 Start 時需要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噪音后,我們設計了一種更干凈、更簡單的體驗,通過優先考慮他們喜歡的應用程序和他們需要的文檔,以人為中心。它還適應現代設備的外形尺寸,可以更輕松地訪問從 Surface Go 到超寬顯示器的所有屏幕尺寸。
在 Microsoft,這些設計決策并不是輕率的。團隊癡迷于每一個像素;我們更新了開始徽標以與我們的新視覺語言保持一致,并利用動畫為交互增添樂趣和信心。我們還特意選擇了壁紙圖像,它歡迎您開機并補充新的中心對齊方式,使您的體驗更加平衡和專注。我們希望您從一開始就真正以 Windows 11 為中心。
我們對讓技術更加人性化的關注也反映在開箱即用的體驗中,這個時刻曾經歡迎您加入,但現在歡迎您回來。我們知道并非每個人都是首次使用的客戶,我們渴望通過我們的設計來尊重我們與長期忠誠者的關系。您還可以在設置過程中為您的 PC 命名,以便 Windows 感覺獨一無二,比系統設置所使用的隨機名稱更人性化。Windows 是你的,我們設計它是為了慶祝你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新的 Windows 11 主題提供個性化和自我表達的選擇。
一旦您安頓下來,Windows 11 就會記住您是誰以及您在一天中需要什么。一鍵式交互將帶您從任務到任務、體驗到體驗,而不會中斷您的工作流程。在過去的一年里,工作和生活之間的界限被重新定義。在這個新版本的 Windows 中,組織活動的能力是我們密切關注的,確保無論環境如何變化,您都能保持專注和流暢。窗口和捕捉已經過重新設計以記住您的偏好,因此當您暫時離開工作大腦查看新聞時(新的小部件旨在尊重您的工作流程),系統會記住您如何組織空間。我們創造了您家中辦公桌的數字等效物,
窗口和捕捉可幫助您保持工作效率和流程。
這些變化通過漂亮的新設計語言變為現實,使 Windows 在各種體驗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一致。聽到人們對更柔和、更友好且不那么令人生畏的 UI 的渴望,我們改進了我們的視覺和聽覺表達方式。我們圓了尖角并創建了一個更溫暖的調色板,以構建一種更人性化、更平易近人的語言,不會妨礙您的工作效率。
▲ 一些我們新的 Fluent 圖標、UI 和插圖內容的選擇,以及我們 Segoe UI 可變字體的表示。
不僅僅是操作系統
您如何為超過 10 億具有多樣化和獨特需求的人構建產品?你傾聽、迭代和適應。通過對客戶的洞察,我們通過柔化邊緣、減少混亂和設計一致性,使 Windows 11 更加人性化和受歡迎。這些變化還通過新材料和字體、更新的調色板以及旨在吸引廣泛品味的新壁紙和主題包來提升自我表達能力。
在 Windows 11 中,我們看到了從簡單的功能性技術到情感化、人性化和非常個性化的技術的轉變。Windows 不僅僅是一個操作系統 —— 它是織入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更接近我們所愛的一切,并幫助我們創造和聯系。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www.skd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