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V: AI 產品設計師在工作中遇到挑戰并不少見,尤其是在理解 AI 產品背后復雜的技術方面。這可能會使他們難以與技術專家進行有效溝通,從而導致進一步的復雜化。此外,跟上不斷發展的人機交互設計模式也極具挑戰性。在本文中,我整理了一些資源,旨在提升設計師在這些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自信而輕松地完成工作。
隨著人工智能 (AI) 越來越深入地融入產品,設計師必須了解這些系統真正能做什么。本文介紹了一個圍繞感知、推理、記憶和代理四大核心能力構建的實用框架,旨在幫助用戶體驗 (UX) 專業人士設計更智能、更值得信賴的 AI 體驗。本書包含真實案例和實用技巧,對于任何致力于塑造 AI 界面未來的人士來說,都是必讀之作。
想象一下一個蟻群。在一個典型的蟻群中,有不同專長的螞蟻:工蟻、兵蟻、雄蟻、蟻后等等。蟻群中的每只螞蟻都有不同的工作——它們獨立運作,但又像一個緊密結合的整體。你可以“雇傭”一只螞蟻(代理)為你做一些簡單的半自主工作,這本身就很酷。然而,試想一下,你可以雇傭整個蟻丘去做一些更復雜或更有趣的事情:找出你的系統出了什么問題,預訂你的行程,或者……做幾乎所有人類在電腦前能做的事情。每只螞蟻本身并不非常聰明——它們高度專業化,專注于完成特定的工作。然而,不同專長的螞蟻組合在一起,呈現出一種我們將其與高級動物聯系起來的“集體智慧”。我們在博客中一直使用的“人工智能”(AI)與人工智能代理之間最顯著的區別在于自主性。您不需要向 AI 代理提供精確的指令或等待同步輸出 - 與一組 AI 代理的整個交互更加流暢和靈活,就像蟻丘解決問題一樣。
代理型人工智能 (Agentic AI) 的工作方式多種多樣——這是一個內容豐富的主題,值得專門寫一本書來探討(或許一兩年后)。在本文中,我們將以系統故障排除為例,闡述一個涉及主管代理(也稱為“推理代理”)和多個工作代理的復雜流程。該流程始于人類操作員收到問題警報。他們啟動調查,然后由主管代理領導的半自主 AI 代理團隊幫助他們找到根本原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讓我們用步驟圖來分解與 AI 代理交互的過程:
自主性:雖然目前,人機交互似乎是代理工作流程的常態,但代理展現出非凡的能力,能夠提出假設、收集證據,并根據需要迭代假設,直至解決問題。它們不會感到疲倦,也不會窮盡所有選項而放棄。AI 代理還展現出能夠有效地“編寫代碼……讓工具自行構建工具”的能力,從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這很新穎。這種交互本質上需要“積極主動”的 AI,例如,這些代理接受了最大召回率的訓練,愿意嘗試所有可能性,以確保獲得最真實的積極結果(請參閱我們在此處的價值矩陣討論)。這意味著,有時代理會“只是為了嘗試”而采取行動,而不會“考慮”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的成本。例如,一個積極主動的 AI 代理“醫生”可能會開出侵入性腦癌活檢手術,而不會先考慮風險較低的替代方案,甚至不會停下來征求患者的同意!所有這些都需要更深層次的人機分析,以及針對激進的人工智能“探索想法”的多個新的審批流程,這些想法可能會導致人類傷害,或者只是導致超出預算的成本膨脹。